霜降,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,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,称为霜。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。霜降的“霜”有初霜的意思,是指秋季出现的第一次早霜,而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则是终霜。 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,就是无霜期。 霜,是水气凝成的,南宋诗人吕本中在《南歌子·旅思》中写道:“驿内侵斜月,溪桥度晚霜。”陆游在《霜月》中描述:“枯草霜花白,寒窗月新影。”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。秋晚没有云彩,地面上散热很多,温度骤降到零度以下,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、桥间、树叶和泥土上,形成细微的冰针,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。霜,只能在晴天形成,人说“浓霜猛太阳”就是这个道理。 霜降时节,有很多古老的习俗。比如此时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,因此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,赏菊饮酒,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。除了菊花,这个时节受人爱戴的,还有这样一种花:“千树扫作一番黄,只有芙蓉独自芳”。霜降时节,芙蓉以骨子里的烈性,抵御着霜剑的冰冷。明明知道自己身处逆境,却顽强的抗争,这份柔弱的自豪,在霜降之夜,悄悄绽放着令人仰止的感动…… 霜降时节,一些地方要吃柿子,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,同时还能补筋骨。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,这时候的柿子皮薄、肉鲜、味美,营养价值高。据传说,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,小时候家中贫寒,经常四处讨饭。有一年霜降节,饿得两眼发黑,四肢无力的朱元璋走到一个小村庄时,发现村边长着一棵柿子树,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。朱元璋一见,兴奋极了,于是,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,吃了一顿柿子大餐,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小命。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,也没有裂嘴唇。后来,朱元璋当了皇帝,再次路过这个小村庄,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,朱元璋思绪万千,他解下自己的红色战袍,披在柿子树上,并封它为“凌霜侯”。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,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。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: 一候豺乃祭兽; 二候草木黄落; 三候蜇虫咸俯。 祭兽,就是豺狼这类动物,从霜降开始捕获猎物,要为过冬储备食物。但是它们只储备刚好够用的食物不会为了食欲而滥杀,以兽祭天,祭的是天道季节的循环。草木黄落,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;蛰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,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。 霜降过后,枫树、黄栌树等树木开始变成漫山遍野的红黄色,如火似锦,非常壮观。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浪漫之境,一直成为文人雅士的创作源泉。 看看那满园凋零的落叶,和山野愈加斑斓的色彩,就知道秋天快走到了最后。在这百兽都开始储粮的季节,人类也该遵循大自然的指示,调养生息,迎接冬天的到来。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欢迎朋友们给我点赞分享,别忘了订阅频道, 简单生活,简单快乐。我们下期再见。 00:0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- 霜降 00:33 無霜期 01:35 菊花和芙蓉花 02:14 #霜降吃柿子 的習俗 03:30 霜降三候:一候 豺乃祭獸;二候 草木黃落;三候 蜇蟲咸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