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 天人福盡,五衰相現,會轉三惡道或人道。 佛住世時,釋提桓因現五衰相: (1) 身上光滅-天人身上依功德大小, 有不同的光,現在光開始漸弱。 (2) 衣著塵土-天人的衣服本來潔淨, 不沾塵土,現在塵土著身。 (3)花冠萎謝-天人頭上都有不同的花冠, 現在花冠開始枯萎。 (4)兩腋出汗-天人腋下開始出汗。 (5)不樂本座-不喜歡自己居住的宮殿,坐立不安。 釋提桓因知道自己天福將盡, 即將投生到一個農村中做一頭驢,於是心生恐怖。 祂知道三界之內,只有佛才能解決眾生的困厄, 於是以神通力飛到精舍,立刻向佛陀禮拜, 至心歸依,就在禮拜的當下,神識出離。 神識依止過去的業力,轉生在鄉村一頭驢的肚子裡。 母驢被關在瓦胚間,可能因為懷孕,身體不適, 咬斷了綑綁的繩索,四處亂跑,破壞了很多陶器, 主人一生氣,用棒子打母驢,傷到了驢胎, 神識立刻回到還在向佛陀禮拜的釋提桓因身體中。 五衰相也消失了,繼續做天主。 釋提桓因一念至誠,皈依三寶,轉變了自己過去生 所造的一分即將墮入驢胎的惡業,這就是歸依的好處。 但是三歸依只是見道,乃至成佛的因;歸依後, 若沒有後續的依願而修,也無法得到解脫。 (皈依時發四弘誓願-斷惡修善。) 求道-好的開始。 末法眾生的大歸依處是彌勒菩薩, 求道就是歸依,求道時也有發願。 活佛恩師慈語: 「任何一位眾生,只要受為師這一指點, 即是[種下金剛種]。不管他修得如何, 生生世世一定會再遇到佛, 即使在四生六道輪迴中也一樣。 只要得明師一指,終有一日畢竟成佛。」 活佛恩師云: 求道之後,要學、要修,才能「向道」而行, 成道的路是「走出來」的。 修的重點就是: (1)誠心保守。 (2)實心懺悔、實心修煉。 誠心保守-道心常住、自性作主。 時時憶念真如,知真如具無量功德, 一切作為就不敢違背性德。 如何做到誠: 誠者無物,放下人心中的執著,才能顯發至誠之心。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了對物質的貪求,對情愛的執著, 離道就越來越遠。所謂物慾深者,根基淺。 大乘起信論: 「眾生真如之法,體性空淨,而有無量煩惱染垢, 若人雖念真如,不以方便種種薰修,亦無得淨。 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,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。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,自然歸順真如法故。」 實心懺悔-未生惡令不生,已生惡令除。 慚愧悔過止一切惡。(斷惡) 實心修煉-未生善令生,已生善令增長。 增長善根。(修善)。 四正勤就是正精進,勤於斷惡修善。 要做到這些,就必須時時迴光返照。 自我覺察乃修行之要。 二、迴光返照-向道而行 每個人修道的因緣不同、志向不同,佛渡眾生,並無定法,必因其所需,給予幫助。佛陀昔日為了教化眾生, 說了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 用這五種法門,將眾生運載至理想的世界。 不論哪一種法,學習的基礎都沒離開迴光返照四字。 昔日了凡先生志向不大,只求世間的功名富貴, 雲谷禪師引用六祖的話: 「一切福田,不離方寸, 從心而覓,感無不通。」 只要反躬自省,不獨得仁義道德(內), 亦得功名富貴(外),內外雙得。 反躬自省即是迴光返照,教人遇事反求諸己, 儒家三省四勿的意思。 知過-接著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點, 找出自己的病根,踏出改造命運的第一步。 我應該得功名嗎?應該有子嗎?為甚麼? 不能積功累行,厚植己福。 性情急躁,沒有容人的雅量。 自以為聰明,任性而為。 愛惜自己名節,不願幫助別人。 不愛惜身體,多言耗氣,好徹夜長坐。 改過-了凡先生改造命運的第二步, 針對自己的缺失,盡情洗刷,徹底改過。 務要積德(斷惡修善)、務要包荒(度量寬宏)、 務要和愛(慈悲喜捨)。 修人天福報尚須反躬自省,方能心想事成。 立志成聖的修行人,欠缺自省的能力,如何能道成天上? 修行的路上,習慣眼睛往外看, 看著他人的缺失、數著他人的毛病。 看多了就有所執著,執著則心無法平靜, 眼耳鼻舌身意皆染塵,六根不清淨,於是心浮氣躁, 許多的雜念由此而生。久而久之,形成偏見, 就障礙住了自己的道心,修道就忽作忽輟。 修行的重點,在於培養自己反省和自覺的能力。 人能夠覺察自己的過錯,就會生慚愧心,並且改正。 修行人的一生,就是一部改過史。 命運改變與否,權柄操之在己。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,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, 就能再做新民。 人不見己過的原因就是驕傲,驕傲是無知的產物。 慢心會讓人目空一切,自以為高人一等, 進而障礙自覺能力的增長,久而久之,就不見己過。 改變命運之前,必先變化氣質,做到反省懺悔, 氣質一定會改變。 學道忘了修心,跟世俗人就沒有差別。 活佛恩師慈悲:道在哪裡? 要常常往自己身上觀,道要往自己身上找。 往自己身上找是聖人之道。 往別人身上看是小人之道。 如果能忙中偷閒,靜下來,常常靜思己過, 心一收回就從遠而入。 常常迴光返照,時常想到自己的不是, 就是「有朋自遠方來」。 總講自性作主- 平常自己的主人在不在家? 可惜客人比較大,就是七情六慾。 當慾望高於理念的時候,就是客人高於主人。(主客易位) 都知道要自性當家,卻沒有登堂入室。 要登堂入室要真功實善,發出智慧光。 不論經典,或看訓文,都不要執著於文字表面, 不要執著於老師給你們的這一點,凡事自然成。 要超脫苦海,就要腳踏實地,一步一腳印的實修。 證道歌: 「直截根源佛所印,摘葉尋枝我不能。」 唐末五代永明延壽禪師(西元904-975) 宗鏡錄云: 「深信正宗,令知月不在指。 回光返照,使見性不徇文。」 徇文-執著文字。 文字並非佛法本身,必須返觀自照,才能證入自性。 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,方能證入實相般若。 「達摩西來一字無,全憑心意用功夫。 若要紙上尋佛法,筆尖沾乾洞庭湖。」 從凡夫地起修,到果地成就,三大阿僧祇劫, 就在於「內照」的工夫照見五蘊皆空,方能度一切苦厄。

周玉梅講師